無線式圍護結構隔熱測試儀(如GRXN無線式外圍護結構隔熱性能檢測儀)在性能主動性測試方面,主要通過主動控制熱源并關聯室內溫度變化率來實現對圍護結構隔熱性能的量化評估,其核心原理、測試方法及性能特點如下:
一、測試原理:主動控制熱源+溫度變化率關聯分析
主動式熱源控制
儀器內置可程控加熱源,按預設功率規律(如階梯式增減)運行,模擬室內熱負荷變化。通過加熱源的主動調節,人為創造室內溫度波動環境,突破傳統被動檢測對自然氣候條件的依賴。
溫度變化率與熱源功率的關聯性
二、測試方法:標準化流程確保數據可靠性
設備布置
室內:安裝可程控加熱源、室內溫度傳感器(至少1個)。
室外:布置室外溫度傳感器(至少1個)、風速儀、太陽輻射計。
傳感器連接:通過無線通訊(如GPRS)將數據傳輸至采集儀,避免現場布線干擾。
參數設置
熱源控制:設定加熱功率幅值、變化頻率(如每15分鐘調整一次功率)。
采樣間隔:根據需求設置(如1-60分鐘可調),記錄室內外溫度、熱源功率等數據。
測試時長:持續至少24小時,確保覆蓋晝夜溫度變化周期。
數據處理
采集儀自動計算溫度變化率與熱源功率的相關系數。
通過軟件平臺(如“建筑節能效果評定客戶端”)生成溫度曲線、相關系數報告,支持曲線分析和檢測報告輸出。
三、性能特點:高精度、高效率、高適應性
主動控制優勢
突破環境限制:無需依賴自然氣候條件,可在任意季節、天氣下測試。
量化指標直觀:相關系數
直接反映隔熱性能,避免傳統方法的主觀判斷。
無線化設計
傳感器與采集儀無線通訊:通訊距離超1000米(空曠環境),減少現場布線成本和干擾。
遠程監測:通過GPRS技術實現數據實時傳輸,支持遠程操作和數據分析。
高精度與靈活性
測溫準確度≤0.3℃:確保溫度數據可靠性。
多通道測量:支持東、西外墻和屋面3個通道同時檢測,提高效率。
采樣時間可調:適應不同測試需求(如快速篩查或精細分析)。
數據連續性保障
交/直流同時供電:避免斷電導致數據中斷。
大容量存儲:最多存儲2400條記錄,滿足長時間測試需求。
四、應用場景與優勢
建筑節能檢測:快速評估圍護結構隔熱性能,為節能改造提供數據支持。
科研與教學:通過主動控制熱源,模擬不同工況下的隔熱性能變化。
現場快速篩查:無線化設計適合施工現場快速檢測,減少對正常施工的干擾。
五、與被動檢測方法的對比
對比維度主動式測試儀傳統被動檢測方法
環境依賴性無需依賴自然氣候,可主動控制熱源依賴晴好天氣,受氣候條件限制
測試效率短時間內完成多工況測試需長時間連續觀測(如24小時以上)
數據精度高精度(測溫準確度≤0.3℃)受環境波動影響,精度較低
操作復雜性自動化程度高,支持遠程監測需人工記錄數據,操作繁瑣
適用場景實驗室、施工現場、科研機構現場實測,受環境限制較大